分類: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增進家人感情 鄰居互動

 

 

 

 

 

 

 


何信德是冷凍空調工程師,他的工作是在高雄

碼頭維護貨櫃的冷凍空調設備。一年前因為朋

友傳了個網路上魚菜共生的新聞影片給他,他

開始對魚菜共生產生興趣。何信德在網路上研

究魚菜共生資料,希望自己能做出一套魚菜共

生的系統。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收集研讀各種

資訊,然後才開始建立自己的魚菜共生系統;

何信德也善用廢棄的材料,改良成自己需要的

魚桶與植床。

當然去上課或是參觀別人的魚菜共生系統,也

許可以更快學會魚菜共生。但何信德採取自己

研讀網路資料的方式學習,透過完整的學習與

了解後;才開始動手diy自己的系統。

何信德表示魚菜共生不只是自己與家人的開心

農場,也變成與鄰居交流的話題。也許小小的

一個頂樓菜園,沒辦法每天吃自己種的菜。但

吃自己種出來的菜,心中的快樂是無法形容的

魚菜共生產銷通路逐漸成形

IMG_0140 (800x533)
        魚菜共生農法這兩年在台灣非常熱門,但除了在家、在學校等小型的系統;
提供了民眾休閒娛樂或自種自足外。其實全國各地都有小農式的魚菜共生農場,
開始從事商業性的生產。台北有一位魚菜餐廳業者與魚菜共生推廣協會,近日合
作發起一個魚菜共生為主體的產銷聯盟。通路執行長郭庭瑋表示,希望實現從產
地到餐桌最短的距離。而且透過優質的餐廳業者們一起合作,向魚菜共生農場採
購農產品。郭執行長認為魚菜共生農場的高品質產品,不只能提供給餐廳們一個
安全的蔬果來源。農場端也可以配合餐廳的需求,生產較高經濟價值的作物。目
地是不只是雙方雙贏外,更希望減少使用國外進口的農產品;盡量採購本地生產
的農產品。郭執行長希望生產者與餐廳使用者兩端找出一個合作的平衡點,農場
端可以透過餐廳端的需求;依契約生產作物。餐廳端也可以考慮農場依季節生產
出的時蔬,規劃出有在地特色的產品到菜單中。
   IMG_4091 (800x533)
       會議中北部各魚菜共生農場也提供他們的看法,也分享目前各農場的銷售模
式。雙方也將目前餐廳需求的菜種,拿出來討論;分享各農場的種植經驗。農場
們並提出對於銷售通路的看法與意見,並提出目前銷售所面臨的問題。魚菜共生
農場們於這樣的通路整合是持正面肯定的看法,但也希望產銷聯盟的餐廳端有更
具體有關於價格、需求量、規格、物流與產品包裝的資訊。雙方針對這樣的合作
的模式,也達到初步的共識;並交由魚菜共生推廣協會做進一步的資訊整合。
IMG_4097 (800x533)

 IMG_4094 (800x533)

協助這次通路招商會議的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陳登陽理事長說明,協
會將在農場端與通路端;做好整合與溝通的角色。並會提供協助讓各農場取得協
會的魚菜共生認證,陳理事長表示今年商業生產型的農場;將在全國陸陸續續的
完成。銷售通路與產品認證問題,將是全國各地魚菜共生農場所面臨的一個課題
;因此協會必須在這個部份提供更多的資訊與協助。

 IMG_4105 (800x533)
        進行此次會議的餐廳,是一個以魚菜共生為主題的餐廳。業者把露臺打造成
微型的魚菜共生農場,希望讓消費者能夠看的到、摸的到與吃的到魚菜共生農法
產出的的農產品。實踐從產地到餐桌最短的距離。IMG_3199 (800x533)IMG_4116 (800x533)IMG_4125 (800x533)

老爸跟兒子吃醋

IMG_3956 (640x427)
        老爸跟兒子吃醋, 阿公種的菜小孩不愛吃;老爸種的菜小孩喜歡
吃。這是怎樣的狀況? 吳明煜是一位機械研發工程師, 去年因為要回
家照顧老人家; 辭職回家。 在醫院陪伴家人時,思考人生的方向;想
要做一份 「讓自己健康與別人健康的工作」。因此決定在自家的田地
上經營魚菜共生農場。
       他的父親原來是農夫,年紀大了退休;只種種菜 給家人與親朋好友
分享。他的父親一輩子當農夫,認為當農夫沒有前景。吳明煜讀書、就
業都沒從事過農業。因此當跟家人提出要在農地上搭建兩座網室,來養
魚種菜;父親並不太支持。父親認為農業太辛苦,認為他沒從事過農業
之外;還要養魚?實在太冒險。還是應該回到原來的職場去上班。但吳
明煜決定堅持要做魚菜共生的農業,一方面去林口跟陳登陽老師學習;
一方面收集各類資料。
        吳明煜從去年(2014)九月初開始設置網室,自行動手建立整個農場
,十一月開始種菜。他從完全沒有經驗,慢慢的自己去學習種植與養殖
各種經驗。目前兩個網室共八十坪,養殖了一千四百條鱸魚。水體總共
約四十六噸水,完全使用自來水;兩個網室每日約用電量十度。家人對
他的魚菜共生一開始並不認可,等到他各種菜慢慢的種出來;且一批一
批的收成。尤其當他的小孩開始只喜歡吃他種的菜,開始”嫌棄”阿公種
的菜時;開始慢慢能被家人認同。
 IMG_3977 (640x427)
        老爸種的菜被”嫌棄” 當然不服氣,要跟兒子PK。早一點採收,嫩一
點採收。經過幾番的”比試”,他的父親慢慢可以接受了;也願意將種菜給
家人吃的工作交給吳明煜了。他父親也常被附近的農人詢問,到底種什麼
菜?水耕蔬菜不用營養液怎麼種?他父親表示,以前不瞭解魚菜共生;但
看到吳明煜一批批的收菜。慢慢可以理解這樣的農法可行,他還開玩笑的
說;他兒子都不給他進網室。
        因為吳明煜為了控制蟲害的發生,嚴格的管制進出網室的次數;怕頻
繁的進出讓蟲或蟲卵被夾帶進入網室。一但發現蟲害也立即整區處理,避
免蔓延。因為魚菜共生無法使用農藥,因此嚴格的管理可以換得高品質的
農產品產出。吳明煜目前種植面積並不大,銷售也不是問題。因此要在今
年擴大三倍的生產面積,也正式進入小農生產的行列。
IMG_4002 (640x427)

2015/06/29 Gogreen.tw 桃園新屋報導

2015植物工廠暨農業設施展-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樂廷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2015植物工廠暨農業設施展-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樂廷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2-2290-07655

養植杏鮑菇的魚菜共生系統

海外專題採訪: 黃昶立

雙鰭魚菜共生(Twin Fin Aquaponics)是由一群位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畢業生所創立一間,透過魚菜共生系統進行蔬菜和鱸魚商業規模產出的公司。由於受制於早期創業資金的不足,該創業團隊選擇在倉庫中搭建系統,而不是建置溫室。由於場地面積狹小,該團隊捨棄一般採用植床的方式來種植蔬菜,而是選用廢棄承載日光燈管的溝槽,然後在其中填進介質,再透過來自魚槽的水流來進行循環的硝化作用。因此,植床的擺設便成為由上而下的垂直搭建,如此一來便可利用省下來的空間來放置魚槽和過濾系統,同時亦可確保產出的面積不會縮小。由於系統是搭建在倉庫中,因此該團隊利用空間密閉的環境,引流出部分的循環水進行加溫,從而導出蒸氣排放,然後藉由此恆溫溼度的環境來同時種植杏鮑菇 (oyster mushroom)。

至於這間公司的產出,則固定銷售給當地的高檔外燴餐飲公司。本部落格Go Green Taiwan的海外駐點記者,參訪了該公司並與該團隊的主要創辦人進行了訪談,詳細內容將會刊載於本年度所出版的魚菜共生專書中,敬請各位期待。

IMAG1787

 

IMAG1795

IMAG1793

 

「魚菜共生」值得我們投入嗎?

編譯:黃昶立

這個問題已經被反覆提問了無數次,而我覺得像這樣的疑問會一直持續下去。為什麼我們要從事「魚菜共生」? 這領域真的值得我們投入嗎? 「魚菜共生」所產出的農作物和魚隻,真的有這麼地不同嗎?

有些人完全否定「魚菜共生」!有些人認為「魚菜共生」所產出的農作物在營養價值與密度上,和傳統的土耕或是水耕,並無很大的差異。我假設這樣的比較推論似乎是有證可憑,那我們就來假設這樣的比較推論是正確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繼續從事「魚菜共生」呢?

本文到目前為止的討論,還沒有涉及到有關於魚的存在。一般傳統的土耕農法和園藝或是水耕,他們的農作物產出,是無法端出一份鮮魚大餐到你的餐桌上去。

所以還有其它什麼樣的理由,促使我們來從事「魚菜共生」呢?我列出了一些清單,雖然不是很詳細,但卻是一個好的開始。

  • 遠離劇毒的農藥以及合成化學肥料。
  • 「魚菜共生」可以說是最真實的有機農作,因為只要在植床上添加任何農藥或養液,系統中的魚隻長期下來,便可能會出現身體不適,甚至最後導致死亡的現象發生。
  • 運用最天然的方式,也就是魚隻的排洩物,來當作蔬果種植的養分來源。
  • 最有效使用水資源的農作方式,系統中的水是封閉循環,沒有排放導致污染或浪費水資源的問題。
  • 「魚菜共生」可以在任何地點進行。特別是針對在沙漠,水資源匱乏、土壤遭受污染的地區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對於新鮮蔬果或蛋白質,取得不易的偏遠內陸城市或資源較匱乏的村莊而言,「魚菜共生」顯然是一個好的選擇。
  • 產出潔淨安全的食物,這可以說是上述清單項目作用後的總結。「魚菜共生」系統所產出的魚隻和蔬果可以說是最安全無毒的。你的身體會感激你吃下由「魚菜共生」系統所產出的一頓飯。

若您覺得還有其它有關「魚菜共生」的優點,沒有被列在這份清單中的話,歡迎您與我們分享!

shutterstock_270068735

shutterstock_102931295

你的身體會感激你吃下由「魚菜共生」系統所產出的一頓飯。

(本文摘譯自Murray Hallam’s Practical Aquaponics, http://practicalaquaponics.com/blog/is-aquaponics-worth-the-effort/)

 

台南市崇明國中王甫元老師-打造校園魚菜共生系統

 

 

台南市崇明國中的王甫元老師,從小就喜歡養魚;去年接觸到魚菜共生。自己也在工作之暇建構家中的魚菜共生系統,他發現可以透過硝化作用的協助。讓植物有效的吸收水中對魚類有害的物質,進而讓魚類更健康的成長。

因此王老師發現了魚菜共生的樂趣,為了讓學生可以進一步的認識魚菜共生。於是跟校方爭取了一個場地,自費三萬餘元購買了材料。與好友魚菜共生達人洪奉德,一起利用課餘之暇打造一組魚菜共生系統;放置於校園中。

王老師計劃進一步爭取校方支持,利用學校的生態池;建構更完整的魚菜共生教學場域。希望在台南的崇明國中打造一個可以完整學習到魚菜共生的環境。

以上Gogreen報導 http://www.gogreen.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