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魚菜共生

醫學生從農 追求食物的安全來源

在台中光復新村有一位青年農夫江啟峰,

他一面在攻讀他的博士學位;一方面返鄉

來創業。

江啟峰的創業方向,跟時下年輕人有點不

一樣。他選擇農業做為創業的方向,目前

採用魚菜共生農法來生產蔬菜;並搭配種

植菇類。


因為他在學校是做癌症的相關醫學研究,

想要從食物來源降低癌症的發生。因此選

擇了農業,想要提供無毒的食物來源。

目前雖然只有一個小小的生產基地,但江

啟峰已經在彰化百果山興建他的農場;預

計能有一分的農地來生產他的安心蔬果。

國外廠商推廣有機魚飼料,供應魚菜共生系統使用

魚菜共生的有機認證在國外方興未艾,而投入魚菜共生系統中的魚飼料品質也是很多人關注的。國外有廠商也在推廣有機魚飼料的開發,也希望國內廠商可以跟進。
 
 
*國外有機魚飼料販售資訊*

台南廢棄工廠新生

MVI_4235.MOV_20160213_230218.328 MVI_4155.MOV_20160213_230114.734

在台南市安南區巷弄間的這間廢棄工廠,工廠十多年前停工後;

閒置至今。而台南的魚菜共生達人洪奉德,利用工作之餘自己設

計、施工。假日更帶著小孩一起來動手,他把廢棄的工廠改造成

魚菜共生開心農場。

12669200_995605160478128_2089978725_o

12633276_991167894255188_2063538502_o(1)

洪奉德開始構思要利用廢棄的工廠改造成農場時,考慮了很多

方案。後來決定利用工廠後面廢棄的紅磚老屋來養魚,在旁邊

的空地種菜。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因應氣候的變化。當夏天

南部天氣很熱時,屋內的魚桶的魚可以避暑;冬天很冷時也可

以禦寒。

 

 

IMG_4200 (640x427) IMG_4203 (640x427) IMG_4167 (640x427)

而洪奉德建造他的小農場 也大量利用二手、廢棄材料。約

十三坪的小農場,只花了七萬多元買材料。

 

IMG_4173 (640x427)

這個可以種植約一千株蔬菜的微型魚菜共生農場,不只

可以供應他一家四口每天所需要的青菜蔬果。還可以與

鄰居親友分享。這是城市版的,自給自足的–半職半農

生活。

12656249_996612700377374_1273592176_o 12656474_996614193710558_43833843_o 12714114_996612860377358_548595774_n12669865_996612697044041_2093496429_o

MVI_4156.MOV_20160213_230022.203

<廢棄工廠改造的魚菜共生小檔案>
魚桶1.2噸X2,
種植面積11平方米,
總水體約5.5噸 (魚菜共生農法採用水循環養殖,不需換水)
寶石鱸約60隻 每隻約15~20公分
水耕定植板約18板+介質耕作
沉水馬達100WX1
空氣幫浦40L(36W)X2
總耗電量 172W 每月約300-350元電費

*感謝洪奉德先生提供部分相片*

魚菜共生增進家人感情 鄰居互動

 

 

 

 

 

 

 


何信德是冷凍空調工程師,他的工作是在高雄

碼頭維護貨櫃的冷凍空調設備。一年前因為朋

友傳了個網路上魚菜共生的新聞影片給他,他

開始對魚菜共生產生興趣。何信德在網路上研

究魚菜共生資料,希望自己能做出一套魚菜共

生的系統。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收集研讀各種

資訊,然後才開始建立自己的魚菜共生系統;

何信德也善用廢棄的材料,改良成自己需要的

魚桶與植床。

當然去上課或是參觀別人的魚菜共生系統,也

許可以更快學會魚菜共生。但何信德採取自己

研讀網路資料的方式學習,透過完整的學習與

了解後;才開始動手diy自己的系統。

何信德表示魚菜共生不只是自己與家人的開心

農場,也變成與鄰居交流的話題。也許小小的

一個頂樓菜園,沒辦法每天吃自己種的菜。但

吃自己種出來的菜,心中的快樂是無法形容的

魚菜共生產銷通路逐漸成形

IMG_0140 (800x533)
        魚菜共生農法這兩年在台灣非常熱門,但除了在家、在學校等小型的系統;
提供了民眾休閒娛樂或自種自足外。其實全國各地都有小農式的魚菜共生農場,
開始從事商業性的生產。台北有一位魚菜餐廳業者與魚菜共生推廣協會,近日合
作發起一個魚菜共生為主體的產銷聯盟。通路執行長郭庭瑋表示,希望實現從產
地到餐桌最短的距離。而且透過優質的餐廳業者們一起合作,向魚菜共生農場採
購農產品。郭執行長認為魚菜共生農場的高品質產品,不只能提供給餐廳們一個
安全的蔬果來源。農場端也可以配合餐廳的需求,生產較高經濟價值的作物。目
地是不只是雙方雙贏外,更希望減少使用國外進口的農產品;盡量採購本地生產
的農產品。郭執行長希望生產者與餐廳使用者兩端找出一個合作的平衡點,農場
端可以透過餐廳端的需求;依契約生產作物。餐廳端也可以考慮農場依季節生產
出的時蔬,規劃出有在地特色的產品到菜單中。
   IMG_4091 (800x533)
       會議中北部各魚菜共生農場也提供他們的看法,也分享目前各農場的銷售模
式。雙方也將目前餐廳需求的菜種,拿出來討論;分享各農場的種植經驗。農場
們並提出對於銷售通路的看法與意見,並提出目前銷售所面臨的問題。魚菜共生
農場們於這樣的通路整合是持正面肯定的看法,但也希望產銷聯盟的餐廳端有更
具體有關於價格、需求量、規格、物流與產品包裝的資訊。雙方針對這樣的合作
的模式,也達到初步的共識;並交由魚菜共生推廣協會做進一步的資訊整合。
IMG_4097 (800x533)

 IMG_4094 (800x533)

協助這次通路招商會議的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陳登陽理事長說明,協
會將在農場端與通路端;做好整合與溝通的角色。並會提供協助讓各農場取得協
會的魚菜共生認證,陳理事長表示今年商業生產型的農場;將在全國陸陸續續的
完成。銷售通路與產品認證問題,將是全國各地魚菜共生農場所面臨的一個課題
;因此協會必須在這個部份提供更多的資訊與協助。

 IMG_4105 (800x533)
        進行此次會議的餐廳,是一個以魚菜共生為主題的餐廳。業者把露臺打造成
微型的魚菜共生農場,希望讓消費者能夠看的到、摸的到與吃的到魚菜共生農法
產出的的農產品。實踐從產地到餐桌最短的距離。IMG_3199 (800x533)IMG_4116 (800x533)IMG_4125 (800x533)

老爸跟兒子吃醋

IMG_3956 (640x427)
        老爸跟兒子吃醋, 阿公種的菜小孩不愛吃;老爸種的菜小孩喜歡
吃。這是怎樣的狀況? 吳明煜是一位機械研發工程師, 去年因為要回
家照顧老人家; 辭職回家。 在醫院陪伴家人時,思考人生的方向;想
要做一份 「讓自己健康與別人健康的工作」。因此決定在自家的田地
上經營魚菜共生農場。
       他的父親原來是農夫,年紀大了退休;只種種菜 給家人與親朋好友
分享。他的父親一輩子當農夫,認為當農夫沒有前景。吳明煜讀書、就
業都沒從事過農業。因此當跟家人提出要在農地上搭建兩座網室,來養
魚種菜;父親並不太支持。父親認為農業太辛苦,認為他沒從事過農業
之外;還要養魚?實在太冒險。還是應該回到原來的職場去上班。但吳
明煜決定堅持要做魚菜共生的農業,一方面去林口跟陳登陽老師學習;
一方面收集各類資料。
        吳明煜從去年(2014)九月初開始設置網室,自行動手建立整個農場
,十一月開始種菜。他從完全沒有經驗,慢慢的自己去學習種植與養殖
各種經驗。目前兩個網室共八十坪,養殖了一千四百條鱸魚。水體總共
約四十六噸水,完全使用自來水;兩個網室每日約用電量十度。家人對
他的魚菜共生一開始並不認可,等到他各種菜慢慢的種出來;且一批一
批的收成。尤其當他的小孩開始只喜歡吃他種的菜,開始”嫌棄”阿公種
的菜時;開始慢慢能被家人認同。
 IMG_3977 (640x427)
        老爸種的菜被”嫌棄” 當然不服氣,要跟兒子PK。早一點採收,嫩一
點採收。經過幾番的”比試”,他的父親慢慢可以接受了;也願意將種菜給
家人吃的工作交給吳明煜了。他父親也常被附近的農人詢問,到底種什麼
菜?水耕蔬菜不用營養液怎麼種?他父親表示,以前不瞭解魚菜共生;但
看到吳明煜一批批的收菜。慢慢可以理解這樣的農法可行,他還開玩笑的
說;他兒子都不給他進網室。
        因為吳明煜為了控制蟲害的發生,嚴格的管制進出網室的次數;怕頻
繁的進出讓蟲或蟲卵被夾帶進入網室。一但發現蟲害也立即整區處理,避
免蔓延。因為魚菜共生無法使用農藥,因此嚴格的管理可以換得高品質的
農產品產出。吳明煜目前種植面積並不大,銷售也不是問題。因此要在今
年擴大三倍的生產面積,也正式進入小農生產的行列。
IMG_4002 (640x427)

2015/06/29 Gogreen.tw 桃園新屋報導

2015植物工廠暨農業設施展-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樂廷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2015植物工廠暨農業設施展-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樂廷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02-2290-07655

養植杏鮑菇的魚菜共生系統

海外專題採訪: 黃昶立

雙鰭魚菜共生(Twin Fin Aquaponics)是由一群位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畢業生所創立一間,透過魚菜共生系統進行蔬菜和鱸魚商業規模產出的公司。由於受制於早期創業資金的不足,該創業團隊選擇在倉庫中搭建系統,而不是建置溫室。由於場地面積狹小,該團隊捨棄一般採用植床的方式來種植蔬菜,而是選用廢棄承載日光燈管的溝槽,然後在其中填進介質,再透過來自魚槽的水流來進行循環的硝化作用。因此,植床的擺設便成為由上而下的垂直搭建,如此一來便可利用省下來的空間來放置魚槽和過濾系統,同時亦可確保產出的面積不會縮小。由於系統是搭建在倉庫中,因此該團隊利用空間密閉的環境,引流出部分的循環水進行加溫,從而導出蒸氣排放,然後藉由此恆溫溼度的環境來同時種植杏鮑菇 (oyster mushroom)。

至於這間公司的產出,則固定銷售給當地的高檔外燴餐飲公司。本部落格Go Green Taiwan的海外駐點記者,參訪了該公司並與該團隊的主要創辦人進行了訪談,詳細內容將會刊載於本年度所出版的魚菜共生專書中,敬請各位期待。

IMAG1787

 

IMAG1795

IMAG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