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 琨堯 的所有文章

魚菜共生玩家 研究種植哈密瓜

位於高雄旗津的魚菜共生玩家春哥,被魚菜共生的優點吸引;

在頂樓陽台上建立自己的居家農場。他的好友賴奕志表示,春

哥是一個很用心的魚菜共生研究者,他花很多時間找資料。研

究如何把魚菜共生做好 。

近兩年來春哥把種植重點轉移到哈密瓜上,他想要利用魚菜共生

的方式,來種植哈密瓜;並降低種植的設備成本。善用魚菜共生

的優勢,不用化學肥料來施肥。他利用草木灰(棕櫚灰)、蚵貝粉

等有機農業允許的方式。來補充哈密瓜不足的鉀與鈣。他也計畫

將來要用魚菜共生方式大量生產哈密瓜。

以上記者高雄報導

延伸閱讀 無毒農舍

一日雙博 魚菜共生展區評比

台灣最近有兩個縣市,有類似型態的展覽。

一個是桃園農業博覽會,一個是宜蘭綠色博

覽會。這兩個展覽,不約而同,都有魚菜共

生相關的戶外展出。

長期追蹤報導魚菜共生議題的我,特別安排

一日雙博。來了解他們展出的狀況。

首先我先到了桃園農博。農博的展館,設置

在「在地生活專區」,館名為「綠生館」。

是一個圓形的鋼構開放網室,裡面飼養淡水

龍蝦,網室外牆吊盆直立式種植。圍繞場館

外圍分別有介質、筏式、 管耕三種樣式展示

< 訪問導覽員>

參觀展區展覽品有發現一些問題,可能要讓民

眾看到魚,大量使用透明魚缸。光線太好導致

水中藻類增加,水都呈現綠色狀態。另外管耕

過濾不完整,介質區發泡煉石浮動,菜苗直接

被水衝擊。這些都是需要改善的部分。另外展

館中並沒有明確介紹硝化作用的圖說,這也是

一大敗筆。展區有一個區塊介紹硝化池,其實

硝化池是一個不太正確的概念,魚菜共生的硝

化作用,發生在系統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時

間。只要做好過濾,並提供足夠的細菌的附著

處即可;並不需要特別做一個硝化池。而且硝

化池展區放一個桶狀沙濾器,只是展示並沒有

使用,這一點也非常有趣。

< 訪問民眾>

到農博當天,風非常的大。現場菜種的不太好

,不知道跟氣候環境是否有關係? 若是也真的

不能勉強。

結束農博區的採訪,我立刻北上宜蘭採訪綠色

博覽會。宜蘭的的魚菜共生位於「農業實驗學

校」這區。但有趣的是他是以「魚菜水塘」,

並不是魚菜共生為名。

園區是用原來的茭白筍田來展出,水塘上有土

耕的浮筏式。並做了幾個負壓式魚缸,一樣的

問題,光線太好,藻類滋生。其實看不太到魚

。有一區用太陽能當動力,抽水過濾後設置管耕

。並利用寶特瓶垂直種植。另外旁邊有魚茭共生

區,茭白筍田內飼養紅尼羅魚。

< 訪問導覽員>

綠博的展出,比較可惜的跟農博一樣,並無硝化

作用完整的圖說。而水塘上的浮筏式是土耕的,

菜長的比農博好。無法研判是土提供的養分還是

魚的排泄物提供的。現場工作人員也表示,這並

不是真正的魚菜共生。還有管耕區的系統,使用

太陽能板供電。電力不足也沒有辦法24小時打水

另外比較可惜的是 現場有筏式、管耕、但沒有介

質系統的示範,這也是美中不足之處。綠博有一部

分是比較貼心,每一種菜都有標示菜種,讓大家知

道是什麼菜。展區融合當地環境特色,這一部分是

參觀當下,覺得比較舒適的部分。

< 訪問民眾>

魚菜共生是近年來熱門的議題,對於雙博這類長期的

展出 (約四十五天) 。需要更多人力物力的維護, 其實

桃園跟宜蘭都有當地的魚菜共生農場。尤其是桃園,桃

園是全台灣魚菜共生農場數量最多的縣市。兩縣市的展

覽其實可以跟當地的農場合作,一方面當地的農民可以

提供專業的知識與技術,也可以促進地方產業的發展。

這次的一日雙博的採訪,個人覺得場館展出內容都有改

善的空間。而我前往兩博,使用的都是大眾交通工具。

兩博的交通規劃都不錯,大家可以善用大眾交通工具前

往。希望明年的展出,若還有魚菜共生部分;都可以表

現的更好。

延伸閱讀

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 https://agriexpo.tycg.gov.tw/

2018宜蘭綠色博覽會 http://www.greenexpo.e-land.gov.tw/

異鄉遊子外地工作三十年 返鄉經營魚菜共生農場

呂振源從小就離開家鄉,到大都市工作。

工作三十餘年後退休,退休後回宜蘭家鄉

建立魚菜共生農場。

他是農家子弟,小時候必須要幫忙農事。

因為父親是傳統的農人,家裡還有幾分地

在種稻。但採用的是傳統的施肥、農藥的

慣行農法。

呂振源也積極學習友善農法,希望能慢慢

的改變長輩的觀念。

以上記者宜蘭報導

延伸閱讀 農場資料 宜蘭無毒魚菜休閒農場

基隆海事魚菜共生 串聯各科系課程


這是國立基隆高級海事職業學校的魚菜共生農場

,今天水產養殖科的一年級同學正在進行相關課

程。甚麼是魚菜共生呢?

訪問 水產養殖科 何鑫澧主任

水產養殖科的同學 學養殖是正常的。那為什麼要

還要整合種菜?這樣可以創造怎樣的學習環境?

訪問 學務主任 陳玠琛主任

陳主任也特別提到。課程能否成功,也有賴養殖

科的主任與老師們。 除了課程規劃外,更重要的

是要帶著學生動手做。而學生怎麼看魚菜共生課

程呢?


訪問 水產養殖科 俞鎮誠同學

對維護農場的老師來說,種菜也是一大挑戰。因

為魚菜共生無法使用化學農藥,而種菜一定會有

蟲害;要如何處理蟲害呢?

訪問 水產養殖科 回兆年老師

農場的管理 ,是給學生一個很好的實習經驗。

訪問 水產養殖科 張軒瑞 同學

技職教育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各界重視。而學校的

課程如何與時俱進,基隆海事職業學校的魚菜共生

整合式的課程。也許值得大家參考學習。

以上記者基隆報導   (照片攝影協力:吳虹毅)
延伸閱讀:  基隆海事魚菜共生農場

青年改行從事新農業 養魚種菜顧食安

一個電子業的上班族,對農業的想像是什麼?

林聖涵朋友都叫他Sam,因為產業結構的改變

想改行從事農業。但比較不同的,他選擇新的

農業方式。這幾年來在全球都受到關注的『魚

菜共生』

<訪問-Sam>

台灣近年來投入農業的年輕人有越來越多的趨

勢,但是Sam為何選擇『魚菜共生』呢?

<訪問-Sam>


這幾年,台灣有數十個魚菜共生農場成立。因

為是新的農業方式並沒有受到主管單位的青睞。

<訪問-Sam>

小農們,為了解決銷售管道。直接銷售擺攤,除

了增加獲利;也可以直接面對客戶 進一步了解客

戶的需求。

 

<訪問-顧客 黃小姐>

 

新農業的這條路也許不太好走,青年農夫沒資源

更辛苦;但是這也許是開啟台灣農業的另一種發

展的機會。以上記者新北市報導。

 

延伸閱讀 山姆田-魚菜共生農場

備註:

[魚菜共生Aquaponics介紹]

現在的Aquaponics學說是由1997年,美國維爾京群島大學
的詹姆士.羅克希(James Rakocy)博士; 和他的研究團
隊所建立的。

Aquaponics是種循環水養殖與水耕蔬菜而結合的農法,魚菜
共生系統善用魚的排泄物經過細菌的分解變成植物所需的養份
。而植物吸收了魚不喜歡的物質,淨化了水質達到一種共生的
關係。Aquaponics是種養殖不排放,水耕不施肥的設施農業。

Aquaponics翻譯中文為養殖農業,但大家習慣稱為魚菜共生。

2016植物工場技術與產業發展專家論壇

 

由 國家發展委員會、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舉辦的
2016植物工場技術與產業發展專家論壇。

2016/5/28在台大知武館舉辦,除了介紹國發會植物工場專區推動計畫外。也從產

品行銷、專利調查等角度探討植物工廠在台灣發展的現況。

而機能性蔬菜與高價水果的種植近年來也被國內業者與研究單位重視,相關單位也

提出研究的成果報告。現場超過300位的業者民眾參與,提問也相當熱烈。

醫學生從農 追求食物的安全來源

在台中光復新村有一位青年農夫江啟峰,

他一面在攻讀他的博士學位;一方面返鄉

來創業。

江啟峰的創業方向,跟時下年輕人有點不

一樣。他選擇農業做為創業的方向,目前

採用魚菜共生農法來生產蔬菜;並搭配種

植菇類。


因為他在學校是做癌症的相關醫學研究,

想要從食物來源降低癌症的發生。因此選

擇了農業,想要提供無毒的食物來源。

目前雖然只有一個小小的生產基地,但江

啟峰已經在彰化百果山興建他的農場;預

計能有一分的農地來生產他的安心蔬果。

台南廢棄工廠新生

MVI_4235.MOV_20160213_230218.328 MVI_4155.MOV_20160213_230114.734

在台南市安南區巷弄間的這間廢棄工廠,工廠十多年前停工後;

閒置至今。而台南的魚菜共生達人洪奉德,利用工作之餘自己設

計、施工。假日更帶著小孩一起來動手,他把廢棄的工廠改造成

魚菜共生開心農場。

12669200_995605160478128_2089978725_o

12633276_991167894255188_2063538502_o(1)

洪奉德開始構思要利用廢棄的工廠改造成農場時,考慮了很多

方案。後來決定利用工廠後面廢棄的紅磚老屋來養魚,在旁邊

的空地種菜。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因應氣候的變化。當夏天

南部天氣很熱時,屋內的魚桶的魚可以避暑;冬天很冷時也可

以禦寒。

 

 

IMG_4200 (640x427) IMG_4203 (640x427) IMG_4167 (640x427)

而洪奉德建造他的小農場 也大量利用二手、廢棄材料。約

十三坪的小農場,只花了七萬多元買材料。

 

IMG_4173 (640x427)

這個可以種植約一千株蔬菜的微型魚菜共生農場,不只

可以供應他一家四口每天所需要的青菜蔬果。還可以與

鄰居親友分享。這是城市版的,自給自足的–半職半農

生活。

12656249_996612700377374_1273592176_o 12656474_996614193710558_43833843_o 12714114_996612860377358_548595774_n12669865_996612697044041_2093496429_o

MVI_4156.MOV_20160213_230022.203

<廢棄工廠改造的魚菜共生小檔案>
魚桶1.2噸X2,
種植面積11平方米,
總水體約5.5噸 (魚菜共生農法採用水循環養殖,不需換水)
寶石鱸約60隻 每隻約15~20公分
水耕定植板約18板+介質耕作
沉水馬達100WX1
空氣幫浦40L(36W)X2
總耗電量 172W 每月約300-350元電費

*感謝洪奉德先生提供部分相片*

魚菜共生增進家人感情 鄰居互動

 

 

 

 

 

 

 


何信德是冷凍空調工程師,他的工作是在高雄

碼頭維護貨櫃的冷凍空調設備。一年前因為朋

友傳了個網路上魚菜共生的新聞影片給他,他

開始對魚菜共生產生興趣。何信德在網路上研

究魚菜共生資料,希望自己能做出一套魚菜共

生的系統。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收集研讀各種

資訊,然後才開始建立自己的魚菜共生系統;

何信德也善用廢棄的材料,改良成自己需要的

魚桶與植床。

當然去上課或是參觀別人的魚菜共生系統,也

許可以更快學會魚菜共生。但何信德採取自己

研讀網路資料的方式學習,透過完整的學習與

了解後;才開始動手diy自己的系統。

何信德表示魚菜共生不只是自己與家人的開心

農場,也變成與鄰居交流的話題。也許小小的

一個頂樓菜園,沒辦法每天吃自己種的菜。但

吃自己種出來的菜,心中的快樂是無法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