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國家發展委員會、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舉辦的
2016植物工場技術與產業發展專家論壇。
2016/5/28在台大知武館舉辦,除了介紹國發會植物工場專區推動計畫外。也從產
品行銷、專利調查等角度探討植物工廠在台灣發展的現況。
而機能性蔬菜與高價水果的種植近年來也被國內業者與研究單位重視,相關單位也
提出研究的成果報告。現場超過300位的業者民眾參與,提問也相當熱烈。
由 國家發展委員會、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舉辦的
2016植物工場技術與產業發展專家論壇。
2016/5/28在台大知武館舉辦,除了介紹國發會植物工場專區推動計畫外。也從產
品行銷、專利調查等角度探討植物工廠在台灣發展的現況。
而機能性蔬菜與高價水果的種植近年來也被國內業者與研究單位重視,相關單位也
提出研究的成果報告。現場超過300位的業者民眾參與,提問也相當熱烈。
在台中光復新村有一位青年農夫江啟峰,
他一面在攻讀他的博士學位;一方面返鄉
來創業。
江啟峰的創業方向,跟時下年輕人有點不
一樣。他選擇農業做為創業的方向,目前
採用魚菜共生農法來生產蔬菜;並搭配種
植菇類。
因為他在學校是做癌症的相關醫學研究,
想要從食物來源降低癌症的發生。因此選
擇了農業,想要提供無毒的食物來源。
目前雖然只有一個小小的生產基地,但江
啟峰已經在彰化百果山興建他的農場;預
計能有一分的農地來生產他的安心蔬果。
在台南市安南區巷弄間的這間廢棄工廠,工廠十多年前停工後;
閒置至今。而台南的魚菜共生達人洪奉德,利用工作之餘自己設
計、施工。假日更帶著小孩一起來動手,他把廢棄的工廠改造成
魚菜共生開心農場。
洪奉德開始構思要利用廢棄的工廠改造成農場時,考慮了很多
方案。後來決定利用工廠後面廢棄的紅磚老屋來養魚,在旁邊
的空地種菜。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因應氣候的變化。當夏天
南部天氣很熱時,屋內的魚桶的魚可以避暑;冬天很冷時也可
以禦寒。
而洪奉德建造他的小農場 也大量利用二手、廢棄材料。約
十三坪的小農場,只花了七萬多元買材料。
這個可以種植約一千株蔬菜的微型魚菜共生農場,不只
可以供應他一家四口每天所需要的青菜蔬果。還可以與
鄰居親友分享。這是城市版的,自給自足的–半職半農
生活。
<廢棄工廠改造的魚菜共生小檔案>
魚桶1.2噸X2,
種植面積11平方米,
總水體約5.5噸 (魚菜共生農法採用水循環養殖,不需換水)
寶石鱸約60隻 每隻約15~20公分
水耕定植板約18板+介質耕作
沉水馬達100WX1
空氣幫浦40L(36W)X2
總耗電量 172W 每月約300-350元電費
*感謝洪奉德先生提供部分相片*
何信德是冷凍空調工程師,他的工作是在高雄
碼頭維護貨櫃的冷凍空調設備。一年前因為朋
友傳了個網路上魚菜共生的新聞影片給他,他
開始對魚菜共生產生興趣。何信德在網路上研
究魚菜共生資料,希望自己能做出一套魚菜共
生的系統。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收集研讀各種
資訊,然後才開始建立自己的魚菜共生系統;
何信德也善用廢棄的材料,改良成自己需要的
魚桶與植床。
當然去上課或是參觀別人的魚菜共生系統,也
許可以更快學會魚菜共生。但何信德採取自己
研讀網路資料的方式學習,透過完整的學習與
了解後;才開始動手diy自己的系統。
何信德表示魚菜共生不只是自己與家人的開心
農場,也變成與鄰居交流的話題。也許小小的
一個頂樓菜園,沒辦法每天吃自己種的菜。但
吃自己種出來的菜,心中的快樂是無法形容的
。
一年一度的「植物工廠應用技術研習班」要開班囉~有興趣
http://chinese.ntu.edu.tw/
協助這次通路招商會議的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陳登陽理事長說明,協
會將在農場端與通路端;做好整合與溝通的角色。並會提供協助讓各農場取得協
會的魚菜共生認證,陳理事長表示今年商業生產型的農場;將在全國陸陸續續的
完成。銷售通路與產品認證問題,將是全國各地魚菜共生農場所面臨的一個課題
;因此協會必須在這個部份提供更多的資訊與協助。
2015/06/29 Gogreen.tw 桃園新屋報導